全部 > 张良、韩信和萧何同为汉初三杰,为何只有萧何才能做到让刘邦放心?

张良、韩信和萧何同为汉初三杰,为何只有萧何才能做到让刘邦放心?

张良、韩信和萧何同为汉初三杰,为何只有萧何才能做到让刘邦放心?

1039人浏览
spider
相关栏目:全部
更新于 2023-06-02 04:19:15
共有5条回答
大嘴O
回答于 2019-01-07 13:09:56

刘邦也没有真正放心萧何。不过相对来讲,比起那两位,萧何是最先跟随的元老。两人本来就熟悉,后来又一起打天下。萧何自己也明白,很早就自污放权自保。相比那两位,结局还好。

萧湘居士
回答于 2019-01-06 19:00:53

韩伩将也为武,张良谋计为文,萧何后勤部長,本该斩杀,有高人指点而生存。最冤者韩信。最智者张良。萧何归本。但到后耒萧家不敢待中原,如萧太后萧天佐萧天佑和许多萧氏后人于化外为官,究其主因是君主多疑。

三上历史
回答于 2019-01-08 08:50:34

萧何能得刘邦信任,是因为他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汉初三杰里刘邦最放心的其实是张良。

张良对自己的定位很明确,是帝王师,光出主意,不掌实权。

张良没有在刘邦的团队里担任过任何有实权的重要职位。刘邦灭楚当上皇帝后,其他人都纷纷争抢功劳,张良却说,我要修道去了,很符合李白说的: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张良的人生可以说活得很智慧,很超脱。

萧何就不一样了。萧何是个实干家,能力强,功劳大,地位重要,所以刘邦对他是不太放心的。

并且刘邦和萧何的位置很微妙。刘邦善打仗,一直领兵在外。萧何善经营,一直统领后方。就是说刘邦打下来的地盘,都让萧何去管理了,换句话说,如果萧何反了,那刘邦就等于辛辛苦苦为别人打工了。

刘邦能让萧何守后方,那是对他的信任。但因为有这种微妙的关系,刘邦对萧何也不放心,他就需要不停的试探萧何。

《史记.萧相国世家》中,就花了大量的篇幅来介绍萧何如何赢得刘邦的信任。

楚汉相争时,刘邦在前线和项羽死磕,萧何在大本营--关中,努力经营,给刘邦搞钱搞人,有很大的权力。

刘邦多次派人来慰问萧何,说丞相辛苦了。这时萧何身边有一个叫鲍生的人就说:

汉王在外边辛苦打仗,还多次派人来慰劳丞相,这是不放心你啊。我建议你把家族中所有的子弟能当兵的都派到前线去,这样汉王肯定会更加的相信你。

萧何照做了,刘邦大喜。

后来萧何帮着吕后把韩信给杀了,这时刘邦正在北边攻打反叛的陈豨,听到消息后,拜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加封5000户,并给安排了一个500人的护卫队。

其他人听到这个好消息,都去祝贺萧何,一个叫召平的人却对萧何说:

你大祸临头了。皇上在外边儿披坚斩锐,辛辛苦苦的打仗。你在家里边儿平平安安啥危险没有,却得到这么大的封赏。皇上给你派了500人的卫队,那是保护你们吗?那是防着你。希望你不要接受皇上的封赏 ,并拿出自己的家产充当军费。

萧何又照做了,刘邦大喜。

后来英布也反了,刘邦又亲自带兵去打,又多次派人来问萧相国在干什么。

萧何这个时候已经当了整个大汉帝国的相国,他心里面想,皇上在外边辛苦打仗,我一定要把后方管理好,为了让皇上放心,把我所有的财产充做军费,就像皇上打陈豨的时候一样。

但是呢,这时候又有人给萧何说:

你马上就要被灭族了。你现在是功臣第一,又被封了相国,皇上还能再封你吗?你在关中经营了十几年,深得人心,皇上多次派使者来问你,就是怕你造反。你现在应该多买田地,贪污受贿,让皇上知道你没有争天下的心。

萧何又照做了,刘邦大喜。

就这样小心谨慎,萧何也差点翻了船。

刘邦打英布,得胜归来,老百姓在路边拦住告御状,告萧何强买民宅,收受钱财。

刘邦听后笑着对萧何说,你自己去向老百姓请罪吧。

萧何能屡次通过刘邦的试探,那全靠身边有贤能的人提醒他。现在,刘邦当面又试探萧何,但萧何身边没人提醒他,他的责任感就爆棚了,对刘邦说,长安地少,皇上的御花园有很多荒地,可不可以让老百姓去耕种,比喂鸟兽要强。

刘邦一听就火了,说,你私自收受商人的钱财,却想把我的御花园给百姓。

于是就把萧何逮捕入狱。

数日之后,一个姓王的没有名的尉卫,替萧何像刘邦求情。

我有点儿疑惑,为什么张良、陈平、曹参等功臣大将没有人替萧何求情呢?他们估计不敢去,怕刘邦怀疑他们结党吧?再或许那个姓王的尉卫就是哪个功臣指派去的,也有可能。

王尉卫问刘邦,萧何犯了什么大罪,陛下要把他抓起来?

刘邦说:

萧何自媚于民。

意思就是笼络人心,想造反。

王尉卫说,萧何想造反早就造反了,你在外边领兵打仗的时候就造反了,还用等到现在吗?

刘邦听了,心里边儿不痛快,当天就把萧何放了。

萧何光着脚去谢恩,刘邦说,免了免了。相国你为民请命,我不允许,我就像那个纣王一样。我为什么把你抓起来呢?就是要让百姓知道我的过错。

萧何可以说是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典范。

他位极人臣,功劳第一,但是呢?他买的田产都在偏僻的地方,也不建豪宅。

他留下的家训是:

後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

意思就是说子孙后代如果有能力,也要学我一样勤俭;如果没有能力,家里也没有什么田产让有钱有势的人惦记。

中心思想就是:求平安。

万卷纵横眼欲枯
回答于 2019-01-11 22:33:13

萧何是汉高祖刘邦的老乡,两人的关系非同一般,可以说是铁杆的哥们弟兄。刘邦还是一个普通老百姓的时候,萧何是县令手下的属吏,曾多次利用职务便利保护刘邦。后来刘邦当了亭长,萧何还是常常帮助他。有一次刘邦去咸阳服役,人们都送他三百钱,只有萧何送他五百钱。

刘邦起兵后,萧何是他的最主要助手。楚汉相争期间,萧何一直镇守在大后方,安抚百姓,提供粮草,使得刘邦没有后顾之忧。刘邦几次打了败仗,全靠萧何及时地补充兵源。所以平定天下后,论功行赏时,萧何被评为功劳第一,封为酂侯,特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在整个汉朝,萧何建立的功勋以及受到的尊宠,是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尽管如此,萧何还是被刘邦多次怀疑,差一点就送了性命。

汉三年,刘邦在前线带兵和项羽相持,却好几次派使者回后方慰劳萧何。萧何觉得很奇怪,手下有个叫鲍生的人说:“大王在前线艰苦作战,却派人来慰劳您,这是在怀疑您啊。您赶紧把家族里能打仗的人都派到前线去,大王才会更加信任您。”萧何按照这人的话做了,刘邦果然很高兴。

汉十一年,大将陈豨造反,皇帝刘邦亲自带兵去平叛。在长安,皇后吕雉用萧何的计策,杀掉了淮阴侯韩信。在前线的刘邦听到消息,派使者任命丞相萧何为相国,加封食邑五千户,并派五百名士兵、一名都尉做相国的卫队。满朝大臣都来祝贺萧何,只有召平对他说:“你的灾祸就要来了。皇上亲自在外面作战,风吹日晒,辛苦之极,你留守都城,没有一点风险,却得到了封赏。这是皇上在怀疑你呀,他怕你在京城谋反。他派卫队不是要保护你,是监视你。你赶紧推辞封赏不要接受,把家产全都捐助军队,皇上大概就会高兴了。”萧何大吃一惊,马上听从他的建议。在前方的刘邦也果然很高兴。

汉十二年,淮南王黥布造反,刘邦再一次亲自带兵征讨。战争期间,刘邦多次派人回京询问萧何在做什么。萧何和以往一样,努力安抚百姓,拿出家产捐助军队。一个门客却对他说:“您这样做,离灭族的日子不远了。您位居相国,功劳第一,一向深得民心。皇上多次询问您的情况,就是怕您得到百姓的爱戴,万一有了二心,这天下就不是他的了。为今之计,您要多买田地,做点坏事来败坏自己的声誉,这样皇上才能安心。”萧何觉得有理,采用了这人的计谋,刘邦再一次非常高兴。

刘邦回京后,许多老百姓告状,说萧何低价强买了许多田地房屋。刘邦笑着对萧何说:“你既是这样对待百姓的吗?你自己去向百姓谢罪吧。”萧何大概是没有明白刘邦的意思,他就趁机请求:“长安地方狭窄,皇上的上林苑有许多荒废的空地,不如让百姓去耕种。”刘邦马上变了脸色,大怒说:“你是接受了商人的贿赂吧,竟敢请求占用我的上林苑!”就下令把萧何交给廷尉,关进了监狱。

几天以后,一个姓王的卫尉问刘邦:“相国犯了什么罪,陛下把他抓了起来?”刘邦说:“我听说李斯辅佐秦始皇时,有了成绩归于皇上,出了差错自己承担。现在相国却要用我的上林苑去讨好百姓,所以把他抓起来。”王卫尉说:“陛下怎么能怀疑相国呢?陛下在和项羽、陈豨、黥布作战时,相国留守后方,他要是有二心,整个关西早就不归陛下所有了。他不在那时谋取利益,现在又有什么可怀疑的?”刘邦虽然认为他说得有理,还是很不高兴,他派人把萧何放出来。萧何赶紧赤着脚来谢罪。刘邦说:“算了吧,相国为民请命,是个贤相,我是桀纣一样的君主。我把你关起来,是想让百姓知道我的过错。”

读《史记·萧相国世家》,每次都不禁感叹:古人说伴君伴虎,果然不错!萧何没有因为是刘邦的老朋友而志得意满,始终尽心尽力而又小心谨慎,还差点丢了性命,也就无怪乎韩信、彭越他们会有那样的结局了。

李斯“有善归主,有恶自与”,最后还是遭到了灭族之祸。古代社会,在绝对的权力面前,臣子的命运是无法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萧何很幸运,每次在关键时刻,都能得到聪明人的帮助,但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运气,所以,在君王面前如何保全自身,恐怕是千古以来文武将相都要思考的一个难题。

biuviu
回答于 2019-01-06 23:56:06

放心的是张良吧

登录后才能进行回答
全部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