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为何中国古代建筑,屋顶上都会有小兽?

为何中国古代建筑,屋顶上都会有小兽?

问题补充: 参观古代建筑群落,不难发现,中国人有在屋顶放小兽的习惯,什么龙、凤、狮子、狻猊等等,古人为何要在屋顶上置放这些 小兽?

1010人浏览
视野无线
相关栏目:全部
更新于 2023-06-13 14:57:55
共有3条回答
公子想
回答于 2018-05-13 10:21:35

我们在参观中国古代建筑群时,往往会看到在屋脊上蹲坐有数量不等的小兽,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古代建筑上都有这样的小兽。换句话说,这些个小兽也是挑房顶的,一般只会出现在级别等级高的皇家建筑、宗教建筑中。不仅如此,他们对所处的屋顶也非常的挑剔,一般的悬山顶、硬山顶也没有这样的小兽。

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造型繁缛而又复杂,无论是建筑构件上的雕梁画栋,还是屋顶上的琉璃走兽,都彰显了中国的独特的审美和博大精深的文化。经历数千年的发展,这些建筑构件已经成为一种程式化的摆设,除了象征意义外,还具有实际使用功能。正如林徽因所说:诚实的来装饰一个结构部分,而不肯勉强地来掩饰一个结构枢纽或关节,是中国建筑的最长之处。

那么古人将这些小兽安放在房顶之上,到底是处于什么考虑呢?其用途主要有以下方面

1、用作钉帽。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多为坡行屋面,古人会顺着屋顶的造型斜铺一层瓦,从上往下依次铺就。这些瓦片的重量会顺势的承载在最下面的一块瓦片上,古人在最下面的一块瓦片会钉上一些铁质的瓦钉,避免瓦片下落。但是由于瓦钉连接的地方有缝隙,长年累月的雨水不仅会锈蚀这些瓦钉,还会浸入屋顶的木质结构,造成屋顶的腐朽,所以会在上面加上一个钉帽,这些小兽就是“钉帽”。

2、装饰作用。

光秃秃的钉帽并没有什么美感,所以工匠们就穷尽想象力,制造出不同造型的钉帽,放在建筑之上。这些小兽一个个活灵活现,有序的蹲坐房脊之上,让建筑的房顶富于变化,平添一份动感,更显一种气势。

3、等级象征。

虽然远远的望过去,我们看到这些小兽都差不多,其实差距可大了。首先,这些小兽每一个都是不同的,有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等不同的造型,而且不同建筑级别的房脊上小数的数目还是不一样,一般按照1、3、5、7、9基数递增,数量越多,级别越高。现在我们能看到垂脊上小兽数目最多的是北京故宫太和殿,它的垂脊上有十个小兽。

逗补天秋雨
回答于 2018-03-25 03:35:17

❖ 这些小兽是什么?

中国传统高等级木构建筑的屋脊上多装饰有“脊兽”,脊兽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屋脊上安放的兽形的装饰瓦件。根据安放的位置不同,脊兽有不同的名称。正脊两端安放的为吻兽或望兽,垂脊上安放的为垂兽,戗脊上安放的为戗兽,围脊处安放合角兽,仔角粱端头安放套兽,另在屋脊边缘处(“兽前”)安放仙人走兽。

具体来说,垂兽和戗兽前段脊身上的走兽,称为“小兽”、“小跑”、“蹲兽”等,其排列方式是以仙人领头,其后为:龙 、 凤、狮、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共十个个。除北京紫禁城太和殿用满十个外,其他建筑最多只能用足九个。


❖ 这些小兽几千年来一直蹲坐在屋瓦之上吗?

——这些兽型题材瓦饰不是一开始就以此形象出现在中国建筑的屋顶上的。

瓦饰的起源约于东周春战时期,瓦件逐渐普遍应用的时代。 中国建筑屋顶上的脊饰造型,在先秦到南北朝时期,大致有鸟形、兽形、叶片形三类,呈现出物象杂陈的面貌。 已发现最早使用瓦饰的实例,见于秦雍城遗址出土、可追溯至春秋晚期的陶质建筑构件中。形式有鸟形、三瓣花、屋形瓦钉钉帽,也有正脊脊端与后世鸱尾位置相当的羊角形构件,甚至还有人形瓦饰。

秦以外,东方列国也有各具特色的瓦饰,如河北灵寿中山国遗址出土的檐头筒瓦上装有叶片形并开半圆孔的巨大瓦钉钉帽。

易县燕下都遗址则出土有一种更加独特的飞鸟形屋面瓦饰。这种鸟形装饰与雍城鸟形瓦钉钉帽同属一种题材,可能代表了早期建筑瓦饰对于屋面停留飞鸟这一现实景观的直接模拟。

西汉早期已出现了以兽形为主题的瓦饰,十分接近唐宋以后的瓦饰题材。 汉景帝阳陵南阀门遗址出土的一件残瓦兽,瞠目吐舌、髭毛飞动,已深具晚近脊兽风貌。 湖北沙市徐家台出土的脊兽,保存完整,“兽蹲立在筒瓦的脊背上,前腿直立,后腿蹲坐,作昂首注视远方的姿态,身刻鳞形纹,脊作鳍状纹,头作独角形,带有疏朗发纹数道”,筒瓦内侧刻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134年)纪年文字。(丁安民《我国现存最早的纪年脊兽》,《江汉考古》1984年第1期。)

可见西汉宫室应已普遍使用脊兽,但尚不能判断是否如后世脊兽那样置于悬山的垂脊或庑殿、歇山的戗脊,且存世量极为稀少。

东汉时期,大量陶楼涌现,为认知当时脊兽的面貌提供了较为直接的信息。 东汉陶楼上已出现一种装饰于脊端、上下三瓦当叠起的瓦饰,其最初可能为三件独立的脊头筒瓦叠砌而成,形成风尚后,逐渐出现整体制作的做法。 河北邺城遗址发现有十六国时期的此类脊头瓦饰,系在一件制好的脊头瓦上模印出三个瓦当图形,可见当时仍延续着汉代风尚。 这种脊头瓦的“三当叠起”纹样在南北朝时转变为大型兽面,如北魏洛阳城宗正寺出土的兽面脊头瓦,作龇牙瞠目的狮子造型,与当时石窟寺、造像龛中所见护法狮子形象颇似,显然是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

北魏洛阳此类瓦饰整体装饰风格尚简约朴素,至北朝后期邺城遗址出土的东魏北齐兽面脊头瓦,则愈发凹凸有致、细节丰富,已进入了更加发达的阶段。


这种兽面脊头瓦的使用实际形象,可以在山西忻州九原岗北朝墓墓门上方的建筑壁画中见到。


北魏洛阳城还出土了一种钉帽瓦饰,为菱形开四个方孔,与中山国瓦件实物、桑庄汉墓陶楼所见叶片形钉帽具有明显传承关系。这种叶片形钉帽可能代表了战国至南北朝一千年间北方瓦饰的主流造型。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一些北魏屋形皇正脊、角脊上同样雕有此类瓦件。九原岗北朝墓建筑壁画上,也能看到其屋脊筒瓦上插有颇似金属制作的叶片形构件,大约与北魏洛阳所出钉帽属于同类,帽、钉一体,直接插入瓦中,可以防止瓦件滑移。

隋唐时期的脊兽继承了南北朝的特点,出土实物中仍以兽面脊头瓦数量最巨。从河南博物院藏隋代陶屋来看,其可施用于正脊、垂脊、戗脊端头。兽面脊头瓦瓦面周圈多有源自西域的联珠纹,兽面则更加突出双角的形象。唐代兽面脊头瓦相对于北朝的“浮雕”更加表现出“圆雕”的特点,乃是宋代以后“垂兽”的先声。晚唐文宗时,“以四方舆服僭奢,下诏准仪制令,品秩勋劳为等级”,为建筑的形制赋予了等级限制,其中有关脊兽的内容是:“常参官施悬鱼、对凤、瓦兽、通袱乳梁。”(《新唐书·典服志》)。


唐代除有大量兽面脊头瓦发现以外,尚未见脊头瓦前端的“仙人走兽”实物。 然而敦煌莫高窟中自初唐开始,就有若干建筑壁画表现出角脊下端以筒瓦上翘叠落、每片筒瓦端头置瓦当的做法,形成锯齿形构造,颇似明清建筑上“仙人走兽”的发端,只不过还未出现兽形。现藏于波士顿美术馆的北魏洛阳出土的“宁憋石室”也有这种做法,其造型意匠与襄阳出土的三国陶楼一样,追求屋盖上扬、“如翚斯飞”的意象。


莫高窟晚唐五代寺院建筑类壁画中,还普遍出现了在建筑正脊、角脊、前檐瓦面上设置陶制或金属制火焰宝珠以为装饰的做法,使建筑整体更为华丽精致,同时起到瓦钉的作用,这也是东汉明器与九原岗北朝壁画中叶片形钉帽的造型延续。

北宋《营造法式》中有“滴当火珠坐于华头筒瓦滴当钉之上”,即指此物。而在北宋时期,“仙人走兽”也正式出现于戗脊、垂脊上(《营造法式》):

“其殿阁于合脊筒瓦上施走兽者,其走兽有九品:一日行龙,二日飞凤,三日行师,四日天马,五日海马,六日飞鱼,七日牙鱼,八日狻狮,九日獬豸,相间用之。每隔三瓦或五瓦安兽一枚。其兽之长随所用筒瓦,谓如用一尺六寸筒瓦,即兽长一尺六寸之类。”

可知北宋后期,“仙人走兽”的面貌已与明清时比较趋近,这应当是经历了较长时间演进后制度化的结果。两宋绘画中的亭台殿阁上,皆形象地描绘了包括各类走兽在内的脊饰。莫高窟西夏壁画上“仙人走兽”的形象,说明10世纪以后汉文化圈内使用此类瓦件已成为通行的做法。

经历了北宋时期定型和金元时期的发展,脊兽的使用到明清时更趋制度化,造型上也发生了新的改变,既不似魏晋南北朝模印的质朴风格,也不似唐宋堆塑的夸张风格,而是呈现 出高度程式化的特点。其制作趋近于在方整的空心砖上加以雕饰,大型吻兽则用数块空心琉璃砖拼合,体块感十足。类型方位虽大致继承了前代,但对宋式脊饰中浓郁的民间性加以调 整,追求庄严整肃,以见“威仪”,成为了今天我们常见的“仙人走兽”式样。

(细节可参考于志飞、王紫薇《麟角峥嵘数脊兽》文)


❖ 这些小兽的作用?

原型--“钉帽”

“诚实的来装饰一个结构部分,而不肯勉强地来掩饰一个结构枢纽或关节,是中国建筑的最长之处。”

这是林徽因先生写在《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中的一句话。很准确地表述了中国古代建筑先结构后装饰,先实用后美观,并且以结构与美观并重为装饰追求的特点。这一观念深深影响着中国历代工匠,乃至整个东亚建筑体系的营造和设计。 所以,跨越东周到明清,细看屋顶脊兽的整个发展和演变历程,这些小兽的原型,其实就是一个“钉帽”。


我国古建屋顶是有坡度的斜面,一般都用瓦片铺就,整个屋顶的重量有很大一部分压在最底下的瓦片上面,当遇到风灾或者大雨时,就可能导致瓦片脱落,破坏建筑结构乃至伤及行人。所以在屋顶的檐前筒瓦和垂脊端前筒瓦的后端一般都留有瓦钉孔。在檐前和垂脊安装筒瓦时,将瓦钉透过筒瓦孔插入下面的苫泥中,起到固定筒瓦的作用,以防止整垄筒瓦下滑。为了防止各斜脊瓦件的下滑,使用了钉子把它们钉到大木结构上,又为避免钉孔漏雨,以及铁质的瓦钉生锈,便加盖钉帽,而后古代匠师巧妙地把钉帽加以美化,就形成了各斜向屋脊的脊兽。


固定和封护是“仙人走兽”最原始的结构作用。

“起翘” “飞檐”

先秦两汉为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构架体系初步定型时期,这一时期的脊饰类型质朴多样、不拘一格,尚未确立统一规制。南北朝以后至隋唐时期,脊饰配合木构架屋面日趋追求的檐牙高啄造型,极力以在屋脊末端造就飞扬之势为目的,其类型也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而日趋同一化,并最终在北宋形成制度。从双翼高举的飞鸟型瓦饰,夸张高翘的弧面叶片形瓦饰到“三当叠起”,再到敦煌莫高窟建筑壁画表现出的角脊下端以筒瓦上翘叠落、每片筒瓦端头置瓦当做法形成的锯齿形构造。可以说“仙人走兽”的出现和随屋檐翘起的规整排列应该是屋角梁架结构不足以真正翘起时,通过瓦件凸起,对飞檐的一种营造;屋角梁架结构真正翘起后,对飞檐的强化和夸张。

但是随着明清木构内在体系的转变,飞扬如羽翼的屋盖在这一时期逐渐缩小,正脊两端原有的柔美“生起”趋向平直,脊饰遂由张力十足变得质朴方正,亦步亦趋于建筑整体气氛。 “仙人走兽”的出现和营造“飞檐”有极大的渊源。


装饰

脊兽的应用使得建筑屋脊轮廓富于变化,屋脊造型繁简有度,颇似清人邓石如所谓“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的构图之美。这些小兽排列有序,组织匀称,井然和谐。同时跑兽原作静态蹲状,稳扎于屋脊之上,但起翘的飞檐使其化静为动 ,视觉上给人以“动感”的效果。

象征、标示

脊兽的使用到明清时更趋制度化。其使用数量多寡对应着建筑等级的高低。 以紫禁城前三殿、后三宫为例,前三殿中,太和殿十一种全部使用,保和殿减为十种,中和殿减为八种;后三宫中,乾清宫十种,交泰殿、坤宁宫皆为八种。紫禁城东南的太庙,正殿为十种,正殿院门则为八种,殿围墙随墙门则仅用仙人一种。

小兽皆为瑞兽,其神话动物题材的形象安排有宅主人“兽镇神护”,兴雨厌火的祈愿之意。

十种瑞兽从性质上实际分为三种:

标示等级:龙、凤代表至高无上的尊贵,是皇权权威和仁义柔民的象征。

辟邪祈愿:狮子、狻猊、獬豸皆是镇灾降恶的、辨奸辟邪的神兽。

厌火:斗牛、押鱼、海马、天马、行什作用相同,皆为镇水神兽。

大约从元代开始,道教思想开始大量在建筑中表现出来。对“仙人走兽”的形象产生了深远影响。脊兽与阴阳五行说有密切关系,古建多为木质,取水克火之说以厌火。同时体现了某种“天人合一”的意志。中国古代建筑将脊兽这种集多种动物形象于一体的组合安设在其屋顶之上,使建筑物充满了生机,是人对自身力量的一种补充和强大的自然力量的一种祈求与寄托。这些瑞兽像是一种符号,就像我们平时戴貔貅挂件作为护身符,是一个道理。

所以,我们今天所见古建屋脊上的小兽,是一个经历了一个长期演化由结构而装饰,由装饰而象征,在造型上吸收了很多宗教色彩的建筑构件,独具东亚建筑的魅力。

河南文化信息中心
回答于 2018-04-01 23:52:02

传统的中国古代建筑,在屋脊上大多都会有一种兽形装饰物,这种兽形装饰物称为屋兽。

屋兽有据可查的记录源自秦汉时期,后来一直延续到现代。由于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是北方建筑多采用砖瓦结构,一般都有屋脊,为了装饰房子,人们就将屋兽建在上边,既好看,又能起到坚固建筑、延长房屋寿命的作用。同时,屋兽还表现着人们的文化信仰和期望,赋予屋兽平安家宅、驱邪镇灾的使命。

屋兽的种类有很多种,有人们熟知的龙头、麒麟、狮子、凤凰、鸽子等,也有其他罕见的怪异的祥瑞动物形象。

登录后才能进行回答
全部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