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为什么大孩子一定要让着小孩子?

为什么大孩子一定要让着小孩子?

为什么大孩子一定要让着小孩子?

1040人浏览
spider
相关栏目:全部
更新于 2023-05-24 19:13:16
共有6条回答
灵之妈妈读书
回答于 2019-09-21 13:36:09

题主既然提出了这个疑问,说明已经感受到“大让小”的观念在现实生活里执行起来并不可行,或已经出现问题了。我不赞成“大让小”,这种的观念不适合非独家庭。

首先,采用大让小的办法解决孩子间的矛盾,缺乏公平,公正。

非独家庭里,孩子们之间可能每天都会上演小矛盾,大吵闹。当孩子间因为各种原因产生矛盾、发生争吵时,若家长抱着省事,快速处理问题的心理,而采用“大让小”的办法,虽表面看,“大让小”符合自古以来,我们推崇的传统美德,但实际上这种不究具体事件因果,一刀切处理办法缺乏公平公正,很难让孩子们信服。

我觉得正确的处理办法应是:先听,后建议。先听,一听孩子们怎么说,了解产生矛盾的前因后果,二听孩子们自己有什么解决矛盾的好办法,给他们学习自行解决矛盾机会。后建议,指家长在合适的时机插入,例如两人无法自行解决时,或在事后给孩子们补充些建设性的意见。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得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就算偶尔的“大让小”,也是在大的心甘情愿的基础上,不强迫,不道德绑架。

再者,典故孔融让梨,也是孔融自愿谦让。

本人也是在非独家庭长大的,有一个小四岁的弟弟,儿时父母也是按照传统,遵循“大让小”的原则处理我们姐弟俩之间的冲突矛盾。谈下我的真实感受,作为姐姐,谦让,照顾弟弟没有问题,但这种理论被长期耳提命面的提起,肯定会反感!内心深处会呐喊:“凭什么不论对错,我都得让着他?凭什么他小,就可以不讲道理?凭什么我大,就得受委屈?”

所以,非独家庭里,两孩子间发生了冲突矛盾,若家长不能公平公正作处理,一方面,家长的处理方式孩子们可能会模仿,不利于孩子习得正确的自行解决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冲突矛盾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兄弟姐妹之间的团结有爱。


仔贝妈咪
回答于 2019-09-21 10:19:40

当我成为两个孩子妈妈的时候,看见他们起了冲突,我的心理还是很复杂的,是插手还是任他们自己解决呢?想插手是因为希望让老大学会包容谦让但又怕孩子没原则;任他们自己解决但看到老二没有体型优势怕他习惯失败!于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老二是无理取闹,就任他们解决,老大不吃亏,老二也可以受到教训;老大无端挑起事端,那就介入教育批评,维护老二权益。但,最主要的还是平常加强教育,于是我平常单独跟老大相处时,总是时不时的装作无意间透露出老二怎么可以这么喜欢老大,我都要吃醋了;跟老二相处时,总是说哥哥对宝宝这么好,这个是哥哥给宝宝玩的吃的等等!用手机记录他们相处的和谐画面,经常拿出来看看回顾!但相处再好的兄弟姐妹总会有矛盾的时候,家长一定要起到引导作用!


人在江湖飘呀
回答于 2019-09-21 08:08:23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当两个孩子抢玩具时,90%以上的家长都会教育大一点的孩子说“弟弟还小,妹妹还小,要让着点他”。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这样教育孩子真的没有问题吗?

如果有一天孩子遇到了比他大的同伴,也去抢别人的东西,而大孩子却不让着他的话,你的孩子会是怎么样的感受呢?孩子可能会认为:小弟弟我要让,大哥哥我也要让,那什么时候我才能够不让呢?

其实所有的孩子都曾小气过,从心理学上讲:孩子大约从2岁开始就慢慢进入物权意识敏感期了,所谓物权就是物体的归属权,这个物品是你的还是我的还是大家共享的,物权感的确立是孩子安全感发展的一个重要标识。

当孩子进入到物权意识敏感期时,家长会发现之前非常大方的孩子忽然变得小气起来了,对自己的东西看得特别的牢,即使是妈妈也不愿意随便分享,看见东西就觉得是自己的,完全是一副小霸王的模样,孩子的物权意识的发展规律大致是这样的:

0-1岁,我的东西谁都可以拿;1-2岁,我喜欢的就是我的;2-3岁,我的东西你不能碰;3-4岁,在父母的引导下可以分享;4-5岁,集体东西也是自己的;5-6岁可以主动分享了。

在孩子3岁之前,家长最好不愿劝孩子分享。3岁以后,父母可以试着建议孩子去分享,但前提条件是,一定不能强迫孩子。但是在孩子4岁左右时,孩子偶尔可以去分享,只是对于公共的东西还没有分清楚。在孩子5岁以后孩子才会主动有意识的分享自己的东西。

当孩子开始有物权意识的时候,说明孩子已经开始向分享迈出了第一步,同时也说明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提升了。孩子知道什么是你的什么是我的,这是非常大的进步。因此当我们发现孩子开始不愿意分享的时候,我们应该感到高兴才是。

谦让是美德,但是不是所有的时候都适用。两岁半的乐乐和三岁半的琪琪在公园里偶遇,两个小家伙一起玩的很开心。可没玩一会儿,乐乐就一把把琪琪的玩具抢了过来,怎么都不肯撒手,虽然乐乐年纪小但是力气大,琪琪抢不过他,于是开始大声哭起来。琪琪的妈妈赶紧过来劝孩子“琪琪,咱们是姐姐,弟弟还小,你要让着弟弟。让弟弟玩一会儿。”

这样的做法可能是很多家长都常用的解决方法,然而这种做法对姐姐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不但会让孩子觉得委屈,还会伤害孩子的心理健康,还有一些父母会选择让孩子自己解决或者置之不理。这对物权意识建立期的孩子来说,同样是不合适的。

在孩子脆弱的时候,我们应该毫不犹豫的站在孩子身边给她一个正面积极地引导,正确的做法是,琪琪的妈妈可以尝试这样对乐乐说“阿姨知道你很想玩姐姐的玩具,但是这个玩具是姐姐的,你要经过姐姐的同意才能玩,知道吗?阿姨还有一个好玩的东西,你要不要看看?”而乐乐的妈妈也应该把乐乐的注意力引到别的上面,这样才能大大的减少孩子对玩具的兴趣。

千万不觉得自己的孩子小,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一直享受谦让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孩子对自己喜欢的东西表示不想让,其实是天性。如果成人总是用谦让分享的方式要求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可能无法正确的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愿。甚至会产生,别人来抢我就应该让的错误认识。进而也会影响孩子物权意识的建立,而物权意识的建立不好的孩子,长大后可能出现偷东西、老好人等方面。

让,不应该是让别人看的,而应该是自愿的。谦让的前提是快乐,如果孩子不快乐,那么父母及时强迫孩子谦让也是没有意义的。很多时候我们强迫孩子谦让,其实是怕自己没面子。别人说自己娇惯孩子,而孩子并没有这样的生活阅历。

当他被我们强迫谦让时,他的感受就好比:你等了好久的公交座位,旁边忽然来了一个人一屁股做下去。又好比你新买了一件衣服,有人说你别穿了,先借给我穿两天你再穿。我想这个时候我们的感受一定不好。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往往被太多的世俗所束缚着,其实一味的教孩子让或者不让都是不对的,别再误会孩子小气了,也别再强迫孩子分享或者谦让了,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的需求,保护每个孩子应该享有的权利

欢乐在荷兰
回答于 2019-09-21 21:37:19

没有什么大孩子一定要让小孩子的道理。我是一胎二胎一起来了,假如我家有小弟弟妹妹的话,我会先教他尊重姐姐,因为姐姐是先来的,地位比他高,他是小的就要服从大的。有这个规矩立好了,相信大的会没那么难受。本来爸妈被占了就已经很不爽了,还要再让着这个小小孩。做不到!

打架了我会现场分析,谁先动手谁不对,玩具谁先玩了另一个就要等他玩好了才能玩,不能抢,不管大小抢玩具的那个就是不对的。

我家现在是两个一样大,一般人家打架抢玩具的事,只要不是太严重,我都一旁默默地看,让她们自己解决,不瞎搅合。更不会存在要求大的让小的,或是乖的让着不乖的那个。

粲美之路
回答于 2019-09-21 08:08:51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人格特征,都是独一无二的,需要被尊重与爱。大孩子一直谦让小孩子,首先是对礼让的孩子不好。人的发展顺序是自我满足再到分享,而让还没有完全上升到这个阶段的孩子一味的谦让比TA小的孩子,对这个大孩子来说是一种伤害,给TA的潜台词会被转换为内心语言:不能为自己争取,不相信自己,那么也有可能会引发TA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也会变得自卑。其次,而一再被让着的孩子,从心理上说会,对孩子也是不好的,成长过程中会不讲社会秩序,以我独大,蛮横无理,稍有不满就大哭大闹,长大也许会无视法律,铸成大错。最后,有时会让孩子礼让其它小朋友,或者为了孩子的和平相处,是可以这样做的,但前提是要尊重孩子,不能强迫;如果是二胎家庭,不能总是要求孩子谦让,可以让他们自己相处,偶尔提醒,让他们明白都是被爱的,但也要遵守规则,让孩子自己学会如何与别人更好的相处。

用户2330099431147
回答于 2020-03-31 01:38:26

孩子一到三岁的时候,他会以为每个人都会让着他,大孩子可以让着小孩子,可是三岁以后的时候,大孩子就不应该让着小孩子,因为三岁以后许多孩子都读幼儿园了,他在幼儿园里面,他要懂得不是每个孩子都会让着他

登录后才能进行回答
全部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