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
作 者:徐城北著 吴宣文编
丛 书 名:
出 版 社:宁夏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7018490
出版时间:1999-01-01
版 次:1
页 数:228
装 帧:平装
开 本:32开
内容简介
人生就如同爬三楼。一楼是学习时期,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学前人留下来的基础知识。二楼是社会。与之相适应的时期,这时期在不同人那里有不同的长短,有人三五年,有人七八年,有人得一辈子。三楼则是全然适应了外界,已能有所追求和有所展现
目录
直上三楼(代自序)
稀客(忆王震将军)
地坛片语(忆母亲子冈)
慈眉善目老塾师(忆叶圣陶、
沈从文组曲
艾青·鱼化石
聂(绀弩)翁诗探
解读萧乾
启功的“内功”
秋雨金克木
拜见王季思
命运的分号(忆冯亦代、
黄宗英)
滋润(忆汪曾祺)
玉玲珑·陈从周
丁聪有这样一个“小本本”
编辑推荐
《直上三楼》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后记
父母离开了人世,我不免有些孤独,常常想念自己的来处,自己的老家。父母早年当记者,几年就搬一次家,或者一年就搬几次家。像抗日战争到重庆,日本轰炸一次就搬一回,一点点由城市外围搬向市中心,最后我出世了,家也安定了,好像此后日本也没再炸,家也没再搬。不久前我去了重庆,那所房子居然还在。
解放后,父母定居北京,除了“文革”那些年,其他时间基本在市区,不过从东城搬到了西城。最后,他俩先后又从西城搬到八宝山。是母亲先搬去的,搬进革命公墓的西十三室,八年后父亲跟了去,考虑到要有个永久归宿,便把母亲迁出来,一块儿上了(骨灰)墙。在早,墙是个松快的地界,逝者都不愿挨那个风吹日晒;可如今已经人挤人,层层队队,密密麻麻了。很难再找方向和层次同佳之所,几经权衡,就找了新开辟的位置——东外外墙。于是,这儿就成了我最新的老家。
我时常来,但说不准什么时候来。每年清明那几天我绝不凑热闹。经常是遇到八宝山有活动(比如举行某某人的葬仪)时,我稍微早到半小时,先进公墓缅怀一阵儿,就算尽了心。
我从不宿命,但面对这样的一个事实——母亲在七十三岁去世,父亲又在八十四岁去世,只能长久无言。他俩如今一切画上了句号,已然入列。
他俩相识于《中学生》杂志,一南一北通过投稿而开始通信。一位在春节去到苏州看另一位,带去几串北平的糖葫芦,车厢温度高,北边这位的手就一直伸出车厢。这引得南边这位芳心一动——他们结合了,成为后来的我的父亲和母亲。
母亲年轻时很有文学天分,曾在苏州“振华女中”参加《中学生》的全国命题征文。两年三投皆中,第一次得第二,后两次得第一。到北平上大学只读了半年就毅然退学,住在单身女子公寓,当起“文学单干户”,以稿费为生。这显然是很艰难,但她干得虎虎有生气,《中学生》发表过万字长文《子冈论》,评价这个二十刚出头的“公寓作家”。不久,抗战烽火骤起,她再也无法安心去写“公寓文学”,遂进入《大公报》当了记者。
父亲出身北平一个中产家庭,高中一毕业就跑到南京勤工俭学。利用这点收入进入金陵大学专修农林。实习时,曾去陇海铁路两侧的农场和林场做毕业论文。论文都是从很现实的问题出发,带有研究意味,思路清楚,文笔扎实。将毕业时,《大公报》发现了他,要他“一毕业就进报馆”。
《大公报》老板对记者颇“放任自流”,只要大方针不违背报社宗旨,只要不给报社捅娄子,尽管撒开手干。干好了提职加薪,干不好卷铺盖走人。
母亲是做政治和文化新闻采访,兼写一点社会新闻。她曾对“陪都”民生百态做了真实描绘,但重庆的新闻检查厉害,于是她就把这些篇章寄到桂林《大公报》发表,后来新闻界称之为“重庆百笺”。还有一篇《毛泽东先生到重庆》,那是在1945年的重庆九龙坡机场,一百多名中外记者都在“抢”共产党领袖来渝参与重庆谈判的“镜头”。母亲凭着一颗地下共产党员的炽热心情,凭着她那支生花妙笔,直觉地写出毛“像一名来自乡野的书生”,更跟踪到张治中家的客厅,披露出毛“不习惯那里的广漆地板,不小心打碎了一只盖碗茶杯”的细节。
父亲走的则是另一条记者之路。他在十多年的采访生涯中,几乎跑遍了整个国统区。他广泛而有计划地报道了若干领域(石油、机械、化工)的实业家的艰苦劳作,按照三轨并行(一轨写实业后的国计民生大背景,一轨具体写实业,一轨写干实业的人)的原则,使自己的采访形成为一个严密而周详的系统。他特别敬仰那些学者型的实业家,访问前要尽可能看完对方的全部著作,采访中单刀直入,头一句话就触到对方正在做的事情。对方惊讶他的诚恳和他的功夫,大多和他保持了终生友谊。父亲还在这种充满友谊的气氛中,为党做了一些统战工作。父母都成了名,但并不孤立。当时《大公报》内外有许多记者都干得十分出色,并各有特色。比如范长江、徐铸成、萧乾、杨刚、浦熙修、赵超构、陆诒、孟秋江……这种从新闻界“爆”出的文化现象,值得做进一步的研究。我把目光凝聚在骨灰墙上。人生经历真是不能预料,他俩的后半生一晃即逝。历史和后人能够记住他们的,仅是他们的前半生。那是一个风云际会的年月,更是一个严峻和艰苦的时代。父亲挨过国民党的抓,母亲敢于面对面和国民党上层人物“斗”口舌。他们勇敢“向前看”,就果真“看”出了结果。与他俩同期的那一批记者,大多也都入列——进入到自己应该占有的历史位置。金克木先生对我说过:“你母亲是个作家(诗人)型记者,你父亲则是学者型记者。”金先生是在闲聊中评说的,却顿时揭开我久久迷漫着的心理迷雾。我曾用心研究过母亲,也涉及到对父亲资料的占有。我很想以一个“后(来的文化)人”的角度,写一部《大公报畅想》。把父亲的研究功夫用在前边,然后用母亲那种随意的笔触挥洒开来。我实在敬仰三四十年代的那批记者,他们年轻时很勇敢很灵巧地那么“一机灵”、“一奋斗”,结果就出来了,一批人纷纷入列——入到历史之列。所以,我作为这个系列集体的一名后人,也时常思考如何才能继承他们最宝贵的精神遗产?三思后我认为,似乎就是要在自己还有劲头、同时外界也给这种劲头以可能的时候,更加“一机灵”更加“一奋斗”,好让青壮年的年华进发出属于历史的宝贵光芒!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做,那么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就会大成,人们也纷纷入列——同样是入历史之列。这样,岂不是一切都太美好了?我为之高兴得不知所措。对比之下,世俗的金钱、级别、房产什么的,就实在没多大意思了。大写的人的后代,第一重要的,就是要竭尽一切努力,使自己也成为大写的人。实现大写,是有经验和条件的。前辈的经验值得后辈借鉴,但由于条件不同,未必能在同一个环境“出来”。这无影响,只要努力到了,也就算是完成了“大写”。我每去一次东外外墙,归来就要做一次“大写”的梦。直到如今,这梦也还没醒。东外外墙,不仅是我父母一辈人的归宿,也是我这辈儿人的最终老家。
作者简介
徐城北,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戏曲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京剧院研究部主任,并多次获邀至CCTV《百家讲坛》主讲京剧文化、民俗文化等专题。
所著名类著作八址余册,主要作品有《梅兰芳三步曲》、《老北京三步曲》、《戏剧与中国文化》等。
序言
二十多年前去沈阳,在它一个三层书店中游游逛逛。正逡巡中,同伴中有人呼喊:“直上三楼!”我心一惊:对呀!如果在一楼买了书,捧着它上二楼;然后再于二楼买书。再捧着上三楼;最后三楼仍然买书,最后一总负载着下楼……这样是否太累了些?是否要做许多无用功?转瞬之间,一个《直上三楼》的书名跳入脑海,当时我就想:无论做人还是做学问。似乎都应该采用直上三楼的办法。
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就在“十七大”开幕的那天,我从太原去大寨。1969年我去过昔阳县,远远见过陈永贵。次日去大寨,地头上碰见贾进才。三十八年过去,我重去大寨,还步步登上“重楼”,看了陈永贵的墓。山下有陈的半身像,仰望山顶,那里才是陈的墓地。上山要步行一个五个坡的斜面:第一个坡八级,表示他当了八年的国务院副总理:第二坡二十八级,他入党二十八年;第三坡七十二级,他活了这大的岁数;再上还有两个不短的坡面,不记得是什么含义了。我上去时还容易,可下来就费了大力,坡度相对陡,两边的铁管栏杆又太低,下坡总不能弯腰扶着栏杆走吧。陡然我望着坡下的大寨村,陈永贵当年的“爬坡”也有点“直上”的意味,他不只是三楼了,应该是五楼吧?大寨人说,老陈当年一人在村子、县、地区、省、中央一共五个层面同时任职,这在全国也只有他独一份了。这样讲,是否意味着“直上五楼”了呢?我不由得展开了思索……
我由新疆,经河北固安调回北京,生活工作在文化艺术界,接触并体味着许多人的生活与工作。有了心得,便零散记录成文。现结成此集,请您指正。